中宏网讯 上交所上市委2025年11月6日召开的2025年第49次上市委审议会议结果显示,重庆至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至信股份或发行人)(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上市委现场要求结合主要产品市场竞争情况及竞争优劣势、新增汽车定点及后续进展、技术储备及研发情况,说明发行人是否适应下游客户的发展趋势,收入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毛利率是否存在下滑风险;同时问询了主要客户2022年和2023年补差事项是否真实有效,相关流程是否合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等方面的问题。
但作为一家以汽车冲焊件以及相关模具的开发、加工、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至信股份IPO冲关的路上仍然存在营收业绩与公开信息冲突的现象,且在货币资金萎缩、利润被利息支出不断侵蚀的情况下,各期应收账款周转率长期低于同行业公司均值的现象,也为其业务扩张与盈利保障方面增加了压力和考验。
营收业绩与公开数据冲突
至信股份在上会稿中披露,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9106.94万元、256352.04万元、308786.52万元、160414.7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7069.10万元、13184.56万元、20396.41万元、9448.06万元。年度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净利润也呈稳步增长趋势。
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行人2023年报、2024年报显示,2023年和2024年度总资产分别为224798万元、256545万元;所有者权益分别为114504万元、122697万元;营业收入分别为105130万元、13821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5370万元、8363万元。显然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行人2023、2024年报数据远小于招股书数据。其中营收分别相差约151222万元、170573万元,净利润分别相差7813万元、12033万元。

图片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行人2023/2024年报
若说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数据仅为发行人母公司数据,根据招股书信息,2024年发行人旗下16家子公司除筹建中的宜宾至信和金华至信外,其余14家子公司2024年总资产合计371594.31万元、净资产合计119556.27万元,营收合计393313.33万元,净利润合计15138.59万元。此组数据加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2024年报数据,则总资产628139.31万元、净资产242253.27万元、营业收入531526.33万元、净利润23501.59万元。该数据又远大于招股书2024年业绩数据。其中2024年度营收、净利润分别相差222740万元、15138.59万元。

图片来源:根据发行人招股书数据整理
此外,武汉科技大学校友工作与社会合作处网站2024年12月30日题为《携手逐梦,共创未来新篇章——武汉科技大学重庆校友会成功举办2024年年会暨迎新主题活动》的通讯稿,武汉科技大学重庆校友会在至信股份举办的2024年年会暨迎新主题活动中,至信股份播放的宣传片显示,至信股份有7座厂房、2000多名员工,年产值在18亿元以上。而发行人实控人陈志宇、敬兵夫妇为此次活动的东道主。

图片来源:武汉科技大学校友工作与社会合作处网站
关于外部信息与招股书披露的业绩差额巨大的原因,至信股份并未回应。
利润被利息侵蚀偿债能力犹存
年度营收稳步增长,净利润也稳步增长的同时,招股书披露,至信股份2022年至2024年度短期借款余额分别为35162.77万元、37318.34万元、28587.57万元,占负债总额比重分别为18.14%、18.18%、12.92%;长期借款余额分别为26066.96万元、41950.55万元、42661.02万元,占负债总额比重分别为13.45%、20.43%、19.27%。同时各期末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16177.40万元、20543.14万元、15432.03万元。显然各期末货币资金远不足以覆盖短期借款。
同时,筹资现金流显示,对应各期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分别为72207.28万元、75885.24万元、79434.91万元,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分别为48929.75万元、54294.79万元、67396.51万元。虽然招股书称“不存在借款逾期及信用风险”,但明显存在“边借边还”“拆东补西”的情形,以致借款规模逐渐增加。
此外,财务费用显示,对应各期利息支出分别为5152.25万元、5808.09万元、4767.78万元,利息支出与同期净利润(7069.10万元、13184.56万元、20396.41万元)的比值分别为0.73、0.41、0.23。貌似净利润被利息支出侵蚀的比例在逐渐降低,但需要注意的是,截至上会稿签署日,至信股份及其子公司拥有且已办理权属证书的房屋中23处已被抵押,且10处取得的工业用地及部分主要生产设备也已抵押。而一家健康运营的企业,其发展的资金应主要来源于经营活动产生的正向现金流,如果需要频繁动用不动产这一“家底”抵押,可能意味着其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现金回流速度跟不上发展的步伐。
应收款周转率落后同行业均值
2022年至2025年6月末,发行人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91,141.78万元、98,130.72万元、121,209.86万元、113,453.23万元,应收账款余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3.59%、38.28%、39.25%、35.36%。其中2023年和2024年度营收增幅分别为22.59%、20.45%,应收账款余额增幅分别为7.67%、23.52%。
虽然从面上看应收账款随着营收规模的增长而增长无可厚非,但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度至2024年度,至信股份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83次、2.71次、2.82次,而同行业可比公司对应各期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值分别为3.63次、3.42次、3.27次。显然至信股份应收账款周转率方面各期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

图片来源:发行人上会稿
同时,亮眼业绩的背后,至信股份屡屡被客户“爆雷”所拖累。2024年,客户哪吒汽车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至信股份对其的1294.53万元逾期应收账款已全部计提坏账。这并非至信股份第一次遭遇客户经营危机。截至2025年年中,客户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280万元逾期账款、浙江世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731万元的逾期账款也已全部计提坏账。连续多家客户出现经营风险,不禁让人质疑至信股份的客户风险评估能力和财务稳健性。
至信股份本次IPO拟募集资金132948.85万元投向“至信实业产线改造项目”“宁波至信汽车零部件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冲焊生产线扩产技术改造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四个项目。然而,其扩产计划与当前产能利用率下降的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2025年上半年,至信股份冷冲压设备产能利用率由102.61%降至80.90%,热成型设备产能利用率由99.33%降至91.68%,焊接设备产能利用率由97.63%降至79.39%。
在产能利用率全面下滑的背景下,至信股份仍计划大规模扩产,不免让人质疑其新增产能能否顺利消化。至信股份也在风险提示中也提及,“若下游汽车行业景气程度或目标客户的市场地位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导致公司实际订单获取不及预期,新增产能无法消化”。
特别声明:文中提及内容均来源于公开信息,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