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首页
  • 要闻
  • 焦点
  • 市况
  • 政策
  • 上市公司
  • 专题

确定性强 成长性高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龙头”联合动力启动申购

2025-09-15 14:11:50 中宏网

  中宏网讯 9月15日,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行业龙头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合动力”)启动申购,发行价格为12.48元/股,申购上限为4万股。

  公开资料显示,联合动力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部件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产品包括电驱系统(电控、电机、三合一/多合一驱动总成)和电源系统(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二合一/三合一电源总成)等动力系统核心部件。

  根据NE时代统计,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公司电控产品份额约10.1%,在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第一(总排名第二);电机产品份额约11.3%,在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第一(总排名第二);驱动总成产品份额约7.1%,在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第二(总排名第四);车载充电机产品份额约5.1%,总排名第七。

  行业发展空间大,上升确定性强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则以其蓬勃的活力和创新能力,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变革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是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近年来,受到政策扶持和消费者需求的双重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比超过44%,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幅均超40%,为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出口市场方面,新能源汽车表现同样亮眼,上半年出口量达106万辆,同比激增75.2%,成为“中国制造”出海新名片。

  在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系统承担着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核心功能,其产品性能对整车的驱动能力、使用寿命、驾驶安全性、舒适性等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价值量最高的核心部件之一。

  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对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从装机规模看,自2020年以来,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电控总成搭载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每年增长率超过40%。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三合一电驱动系统搭载量为775.8万台,同比增长42.22%,占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总市场的62%。

  目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终端消费者主流选择。展望下半年,供需两端协同将持续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关键增长动能,一方面,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两新”系列政策,设置了明确的实施周期和政策目标。同时,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将按既定计划延续至2027年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等试点也在年初接续实施,进一步降低了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优化了消费环境;另一方面,市场消费潜力依然巨大,消费者面对性能好、品质优、体验佳的产品仍具购买力,同时,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已于6月中旬启动,有望进一步激活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从需求结构看,换购升级与下沉扩容两端发力,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注入强大增长动能。

  行业创新聚力、配套政策给力、消费释放潜力。三大确定性支撑力量驱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向前。在终端市场诸多利好形势和机遇下,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销量增长确定性极高,而其中的龙头企业联合动力将率先受益。

  技术护城河深厚,客户资源丰富

  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龙头企业,联合动力积累了深厚的竞争优势。

  在技术创新上,联合动力打造了多产品、多层次、多学科的核心技术矩阵,持续引领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高效率、高压化、高功率密度、高兼容”的发展趋势。产品在效率、功率密度、NVH等关键性能指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技术储备与研发实力受到产业认可,牵头或参与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技术开发项目、工信部“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信部“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吉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项目,以科技创新引领动力系统行业技术浪潮。

  在丰富的技术积累下,联合动力依托模块化设计与同步开发的研发优势,构建了快速响应定制开发需求的研发体系。通过模块化的产品架构和技术平台,公司可高效整合技术资源,实现开发设计的高复用和灵活组合,满足客户的多样化与定制化需求。

  在行业引领上,联合动力凭借三大优势可构筑竞争壁垒。一方面,作为行业龙头,公司可通过与大量战略客户形成深度合作,从市场战略、储备技术、产品方案预研、物料供应商预沟通、产线设计、质量认证等全方位进行前瞻性布局;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建立市场需求分析机制和技术趋势研判体系,密切追踪主机厂的产品路线图与行业发展动态;此外,公司还通过参与行业标准编制,从顶层规划引领行业技术趋势,基于对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的准确判断,公司能够迅速调整研发方向和资源配置,为客户提供行业领先的产品解决方案。

  得益于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同步开发优势,近年来,联合动力在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领域积累了丰富的龙头客户资源。其下游客户涵盖理想、小米、广汽、奇瑞、长安、长城、上汽、宇通、吉利、东风等国产汽车品牌,以及沃尔沃、Stellantis、大众、奥迪、保时捷、捷豹路虎等国际主流汽车品牌。

  国内市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前10的车企中有8家与联合动力达成深度合作。公司通过领先的创新技术与精益敏捷的运营体系,与战略客户实现战略共享,荣获多家终端车厂荣誉奖项。

  国际市场,联合动力持续发挥全球化先发优势,通过搭建匈牙利、泰国生产基地开展海外业务,缩短境外客户产品供应半径,加速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面向国际客户推动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本地化进程。公司是我国业内最早布局海外市场、实现向国际主流汽车厂商大批量供货的自主品牌供应商之一。

  Q3延续高增长全年业绩确定性较强

  稳定、优质、丰富的龙头客户资源有利于联合动力持续开拓新客户、获取潜在业务订单,不断积累品牌影响力,为公司业务快速扩张和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为170余款乘用及商用车型配套开发了数百款电驱系统解决方案,自2021年以来主要产品累计出货量超过800万套。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03亿元、50.27亿元、93.65亿元、161.78亿元,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据联合动力在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中披露,2025年5月末,该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78.59亿元,在手订单可有效支撑短期业绩增长。同时,截至2025年3月末,历史车型定点时主机厂提供的整车生命周期销量预期统计,2025年-2026年,汇川联合动力电控销量预计超300万台、电机销量预计接近400万台、驱动总成销量预计超300万台、电源销量预计超200万台,中长期业绩具有保障。

  据联合动力最新招股书披露,公司预计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的区间为1,400,000万元至1,550,000万元,同比变动30.62%至44.6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区间为75,000万元至90,000万元,同比变动31.05%至57.2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区间为70,000万元至85,000万元,同比增长24.64%至51.35%,公司2025年1-9月经营业绩预计较2024年1-9月整体保持增长。

  对于市场而言,某一行业的细分领域龙头就是获取收益的关键。好的企业是一定具有稀缺属性的。企业的稀缺性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但经验告诉我们,没有足够规模且具有成长性的市场,稀缺性也并不能决定价格走势和利润,只有拥有高成长属性的稀缺性企业才具有真正价值。

  在A股市场中,价值终将回归基本面、业绩,由此形成较强的长期价值投资逻辑。透过联合动力“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龙头”的桂冠之后,其高成长的业绩表现可以清晰地看到联合动力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活力。

  此次联合动力IPO拟募集资金计划投向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及平台类研发项目、数字化系统建设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从扩大产能、深化技术创新、提升运营效率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增强联合动力的核心竞争力。在上市后,公司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领域持续深耕,加速产业升级,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磅礴动力,在实现自身腾飞的同时,为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竞争力贡献更大力量。


  特别声明:文中提及内容均来源于公开信息,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素材源:吕怡蕾
编辑:康书源
审核:吴娜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声明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