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首页
  • 要闻
  • 焦点
  • 市况
  • 政策
  • 上市公司
  • 专题

可控核聚变概念拉升,哈焊华通20%涨停,辰光医疗等大涨

2025-05-23 14:53:16 来源:证券时报网

  可控核聚变概念23日盘中强势拉升,截至发稿,辰光医疗涨超20%,哈焊华通20%涨停,常辅股份涨超10%,雪人股份、融发核电亦涨停,国光电气涨约6%。

  行业方面,近年来海外可控核聚变发展提速,以美国企业为代表的商业化聚变项目有望在2030年前投入商用,倒逼国内产业加速推进。国内随着技术突破和资本的持续涌入,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能量奇点、星环聚能在内的国内聚变项目推动国内可控核聚变研究和发展迈向新的阶段。我国聚变研究已形成“国家队+民营机构”“聚变+混合堆”的全方位布局,在技术路线和商业化探索上持续进步。

  中信证券指出,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聚变研究主要集中在磁约束聚变和惯性约束聚变两种主要的技术路径上,托卡马克装置被视为实现磁约束核聚变反应的最佳解决方案。紧凑型托卡马克装置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超导磁体、第一壁、真空容器、阀门、冷却系统、偏滤器等。据ITER建设成本拆分,磁体、真空容器、容器内部件等作为装置核心成本环节,建设成本占比超50%。此外,聚变产业链由于反应特性要求,核心亦涉及上游材料环节,主要包括特种金属以及超导带材,其中特种金属包括特种钢材、钨、铜等,而超导带材根据磁体的不同分为低温超导材料(铌钛、铌锡类)和高温超导材料(YBCO类)。预计近年来实验堆项目有望加速启动核心零部件招投标,预计将带动相关企业规模化订单落地。另一方面,我们也关注到示范堆和商业堆在设备投资占比上有所差异,DEMO阶段高温超导材料的紧凑化设计使磁体成本显著降低,3D打印钨基复合材料与模块化工艺的突破导致真空容器成本锐减。综合实验堆和商业堆成本变化规律,预测2036年—2040年我国聚变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

  该机构表示,近年来海外可控核聚变发展提速,商业化聚变项目倒逼国内产业加速推进。短期实验堆投资推动相关公司业绩增长,混合堆在材料及工程要求、燃料成本上占据优势,商业化后可作为长期过渡方案。建议围绕核聚变产业链关键材料及装置环节进行布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他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素材源:吕怡蕾
编辑:康书源
审核:王怡然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声明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