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首页
  • 要闻
  • 焦点
  • 市况
  • 政策
  • 上市公司
  • 专题

永泰能源子公司突破钒液流储能技术难题

2025-09-18 09:33:13 来源:证券日报网

  全球能源转型深入推进,长时储能成为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支撑,钒液流电池因安全、长寿命、高循环次数及环保等优势备受关注。但电解液成本高、温度适应性差、容量提升难三大痛点,制约着产业规模化发展。近日,记者从永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泰能源”)获悉,公司在新加坡的子公司Vnergy Pte.Ltd.(以下简称“Vnergy”)凭借全球首创固体增容材料,正为行业带来颠覆性解决方案。

  永泰能源有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储能项目成本中钒电解液占比近半,是项目落地主要制约因素。

  Vnergy第一代正极固体增容材料将打破这一僵局,该负责人表示:“1公斤材料可直接替换1.45升传统钒电解液,成本仅为后者的40%至60%;与国内短流程电解液企业联手打造的‘材料+电解液’组合方案,能将综合成本再降40%以上,从根本上重构行业成本逻辑。”

  除成本突破外,该增容材料凭借优异热稳定性,将工作温度范围拓宽至5℃至70℃,突破传统钒液流电池系统仅能在10℃至40℃稳定运行、高温易失效的瓶颈,解决了热带地区与工业场景应用受限问题,大幅降低系统运维成本。

  兼容性更让技术具备快速落地优势。前述负责人表示,该材料可无缝接入市面所有钒液流电池系统,无需改造现有电堆与设备,企业简单替换即可实现容量升级与成本优化,提供“零改造门槛”升级路径。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Vnergy第一代正极固体增容材料的综合优势,大幅提升了钒液流电池市场竞争力,降低企业应用推广门槛,将吸引更多企业投入,加快产业化步伐。

  据介绍,目前Vnergy正极固体增容材料已完成50瓦、500瓦系统全流程测试,5千瓦系统产品进入生产阶段,两项核心专利申请推进中。同时,第二代正极有机基增容材料已研发成功,1公斤材料可替换3.7升电解液,性能较第一代翻倍;负极增容材料启动实验室测试,计划2027年底实现负极钒用量同步降低50%的目标。

  技术实力已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国内市场上,Vnergy与永泰能源子公司张家港德泰储能装备有限公司联合推进千瓦级测试,与西南地区重点化工集团合作项目进入立项阶段,多家行业头部企业表达合作意向并计划在商业地产打造示范工程;国际市场中,Vnergy已与北美家庭储能上市公司开启对接,联合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等权威机构开展产品认证。

  产业化落地加速推进。Vnergy已在西南地区选定优质化工企业中试基地合作,开展百公斤级试生产与千瓦级电堆测试,中试阶段将输出完整工艺包,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同时与核心原料生产商洽谈共建生产线,从源头控制成本,构建自主可控供应链体系。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液流电池储能进一步商业化发展,期间我国新型储能市场规模将翻倍增长。据统计,2024年国内新增液流电池并网项目同比增长超十倍,其中钒液流电池占比达96.67%,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20亿美元,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在此背景下,Vnergy未止步于单一产品,以增容材料为起点,公司将研发拓展至无钒电解液、储能与制氢集成、高能量低成本金属空气燃料电池等前沿领域,同时计划在国内成立公司、注册品牌,构建独立生产与销售体系,加速技术成果转化。(记者 王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他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素材源:吕怡蕾
编辑:康书源
审核:王怡然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声明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