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首页
  • 要闻
  • 焦点
  • 市况
  • 政策
  • 上市公司
  • 专题

《金融监管蓝皮书: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5)》在京发布

2025-08-27 15:25:46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金融监管蓝皮书: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的系列年度报告,主要由“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研究”三部分组成。总报告着力深化对中国数字金融发展与监管的研究,以及对2024年中国金融监管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和评论,并对2025年中国金融监管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分报告具体剖析了2024年中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以及外汇领域监管的进展,呈现给读者一幅中国金融监管全景路线图。专题研究部分以系统性金融风险观察为核心,对我国金融风险进行总体判断,着力分析重点领域风险的演进状况。同时,对当前中国金融监管领域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报告建议,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支撑,以新型基础设施、数字金融生态体系和开放金融为三大战略支柱,系统性地构建数字金融发展新范式,写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一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夯实数字金融发展底座。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根基,充分发挥我国人口规模巨大、消费市场巨大、应用场景多元等优势,有效提升数字链接能力,提升市场统一化水平。强化对数字市场、数字服务和数字金融的战略引领,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多元化经营主体、差异化且可规模化需求等优势,不断夯实数字金融的需求支撑。

  二是着力建设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有效保障数字金融发展支撑。具有数字技术软硬件基础设施支撑的国家将具有数字金融发展的保障力或自主性,能更好发挥数字金融的网络化、创新性、关联性和可靠性作用。要探索建立符合包括加密资产在内的数字资产发展特征的新型或关键金融基础设施。要着力建立全国一体化数据要素市场,提升数字金融的数字资产支撑。升级数字人民币(DCEP)跨区域应用场景,着力构建“一点接入”的全国数字化支付清算网络,着力完善数字支付清算基础设施,不断增强跨境支付清算体系以及货币桥相关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完善金融数据治理政策框架和制度规范,促进提升境内机构间、市场间、地区间的数据交互水平,提升数字资产价值。

  三是不断完善数字金融生态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具有专业性、创新性和竞争力的数字运营主体和数字金融主体,大力支持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用户多、规模大、信息系统较为完备的优势,充分挖掘数字化发展的潜力。鼓励包容数字金融产品、业务和服务创新,深化数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供求有效匹配机制。大力发展数字服务、数字市场和数字经济,为数字金融发展提供基础支撑。要着重将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金融、加密资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以及开放金融等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创新性提升其在数字金融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是实施高水平金融开放,提升金融数据内外链接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我国金融体系开放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制度型开放的空间可能更大,其中包括金融数据的开放、共享和治理。在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我国金融系统在开放性、数据内外链接力和数字金融外部关联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或不足,这将影响我国金融国际化发展水平、国际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金融开放的大门要越开越大,如果内外金融市场有效链接水平提升,国内超大规模数字金融体系的规模效应便能更好地发挥。当然,要有效统筹数字金融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关系,确保金融系统稳定和安全。数据自由流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满足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金融数据共享的需求,我国在提升境内数据治理水平的同时,应当尽快建立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长效机制,健全金融数据国际治理体系,并提升金融数据跨境安全流动水平。

  报告指出,2025年,金融监管仍将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发展和安全、防风险促发展的主基调,延续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的导向,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落实国家整体战略部署,围绕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优化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同时,持续强化“五大监管”,引领金融机构严控风险,合规经营,聚焦主业,实现差异化竞争与错位发展等。(记者 周子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他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素材源:吕怡蕾
编辑:康书源
审核:吴娜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声明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