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港股红利资产以“攻守有道”的出色表现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关注,万得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近一年上涨17.9%,大幅超越中证红利指数的-2.8%及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的1.7%。
在此背景下,港股红利策略ETF的规模也节节攀升,截至5月6日收盘,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最新规模101.58亿元,根据万得数据分类,该基金成为全市场首只规模百亿的跨境策略ETF。此外,跟踪同标的指数的场外基金——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截至一季度末的规模达22.5亿元,较2024年底规模增长33.4%。
其实,最近五年,指数投资理念逐渐壮大,ETF市场规模也迎来了快速发展。2020年10月,ETF总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2023年8月,ETF总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2024年9月,ETF总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2025年4月,ETF总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与此前相比,ETF市场的第一个1万亿元用时16年,而第四个1万亿元仅用时半年有余。
在机构人士看来,近期ETF规模的快速增长,与长线资金的进场有关。今年4月7日,中央汇金及中国国新、中国诚通等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宣布增持ETF。据测算,截至目前,4月7日以来权益类ETF净申购额合计已超过2300亿元。
近期披露的基金一季报同样显示,中央汇金此前已买入多只沪深300ETF。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例,其最新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出手增持,增持份额达3.63亿份,持有份额增加至269.84亿份,份额占比上升至31.72%。
此外,易方达、华夏、嘉实基金旗下的沪深300ETF同样获得了增持。易方达沪深300ETF一季报显示,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今年一季度期间增持超5亿份,截至一季度末持有份额超过了200亿份;华夏沪深300ETF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今年一季度期间增持了约1.57亿份;嘉实沪深300ETF的一季报显示,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2024年末持有该基金约102.98亿份,一季度期间申购了1.17亿份,持有份额增至约104.15亿份。
华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轩伟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利用资产类别间的低相关性,通过多元资产配置实现组合对冲,能够改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提升投资组合的夏普比率。ETF费率低、运作透明、交易便捷、覆盖品类全面、策略丰富,具有资产配置的天然优势,可以为投资者打造资产配置完备工具箱,匹配各类投资者风险暴露及投资期限需求。
从当前的市场环境来看,随着国内机构资金长线化,拥有现金流稳定、分红率高等特点的高股息红利资产有望得到保险资金、养老金等资金的关注。标普指数公司和万得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的股息率为6.7%,显著高于恒生指数同期3.7%的股息率。(记者 姜业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他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