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简称“中证投服中心”)2025年调解工作站年度会议在南京召开,来自中国证监会法治司、江苏证监局以及全国各地调解工作站的代表们深入交流调解工作经验,探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
过去一年,中证投服中心调解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受理纠纷5760件,结案5416件,调解成功4627件,调解成功率85.43%,投资者获赔4.47亿元。
发挥调解优势
深化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
调解以当事人自愿为前提,是一种高效便捷的非诉纠纷解决方式。2024年5月,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完善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推进诉源治理的工作方案》,强调要充分发挥调解的基础性作用。
中证投服中心总经理卢文道进一步解释道:“资本市场大大小小的纠纷很难都靠打官司来解决。因此,有必要持续加强资本市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工作,进一步打通‘诉调对接’,充分发挥各类调解在纠纷化解中的特有优势,为投资者提供更加高效信赖的权益维护途径,更加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近年来,中证投服中心稳步推进纠纷调解工作,构建覆盖全市场的纠纷调解网络,建立相对完备的制度机制,化解了一批投资者与市场经营主体的矛盾纠纷。2020年,中证投服中心设立全资子公司法律服务中心,专门承担调解职能。截至2024年底,法律服务中心累计受理纠纷2.77万件,调解成功2.09万件,投资者获赔金额累计41.64亿元。在纠纷总量大幅增长的前提下,法律服务中心2024年平均调解期限为32天,与2023年的31天相比,总体保持稳定。
目前,法律服务中心拥有近50名专职调解员,并聘有500余名兼职公益调解员,与全国各辖区证监局、地方行业协会共建了35个调解工作站,形成资本市场首个覆盖全国的纠纷调解网络;与98家法院建立诉调对接关系,持续深化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推动“示范判决+专业调解”等诉调对接方式的实践运用,推动建立12386投诉直转调解机制,将信访工作与调解工作结合在一起。此外,投服中心还持续提升调解工作规范性,对调解范围、调解程序、调解行为、调解员及调解工作站管理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
卢文道表示,下一步,中证投服中心将按照“六个一”整体工作思路,即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这一项原则,坚守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这一个目标,厚植为投资者服务这一份情怀,完善覆盖全国线上线下联动的这一张网络,规范调解程序和调解行为的这一套标准,优化公益调解员这一支队伍,进一步发挥行业调解在化解资本市场矛盾纠纷中的应有作用。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调解工作站交出特色答卷
中国证监会法治司一级巡视员范中超在会上表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中证投服中心2024年亮眼的调解成绩单背后,是深入一线基层的探索、评估、总结与反思。
如何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如何与司法部门、行政机关形成更为紧密的协作关系?如何强化纠纷调解的标准化、规范化?如何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机制的建立?如何在传统智慧和创新实践中寻找调解的平衡点?覆盖全国范围的调解工作站正在发挥前沿阵地作用,因地制宜交出特色答卷。
在江苏,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与行业调解四位一体的大格局工作机制正在形成。“单打独斗式的纠纷处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各方需求,只有通过紧密的工作联动才能更加高效地化解矛盾。”江苏省证券业协会秘书长章伟伟分享了江苏经验。
行政与司法加强联动,投资者保护工作机制焕新。2024年,江苏工作站以各类调解平台为支点,与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共享共建。2024年4月,江苏资本市场人民调解委员会揭牌成立,免费受理、调解涵盖江苏地区资本市场主要业务领域的纠纷,有效发挥司法调解的权威性、专业性和终局性。随后,江苏工作站与南京中院合作,推动全国首家证券融合法庭设立挂牌,丰富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工具箱”。
针对纠纷化解工作领域宽泛、受众复杂、工作方法多样化的特点,江苏工作站从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规范化运营三个角度出发,提炼可持续的工作思路,以制度化、类型化、长效化的工作方法,专业高效开展工作。
“多调研、多沟通、多交流,充分了解双方当事人的问题与困难。”章伟伟说,“研究和宣传是纠纷化解和投资者保护的重要内容和工作抓手。协会成立专门的理论研究小组,针对高发纠纷追根溯源,归纳解决思路与法律适用要点,还联合多家媒体力量宣传报道。”
而在浙江,工作站对案件进行精准分类与专业化调解,并设立调解回访制度,在提升调解效率的同时,有效防止矛盾反弹,提升投资者满意度与信任度。此外,浙江工作站结合辖区特色,创新宣传模式,通过杭州地铁站、支付宝平台、华数传媒端口,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有效提升群众知晓率,增强投资者对纠纷调解工作的了解与信任。
坚守政治性与人民性
打通调解“最后一公里”
范中超表示,近年来,资本市场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相关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2024年,全行业累计接受调解案件12323件,调解成功10141件。
如何更好发挥调解的独特优势?如何取得更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各工作站代表围绕调解员队伍建设、调解业务规范、诉调对接流程、宣传工作指导、业务培训、在线系统使用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希望建立专家调解员队伍,共同解决全国各地的疑难案件,同时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希望能以调解技巧、心理学、批量案例分析等内容为主题,开展培训交流。”“希望能汇编多年以来的经典案例。”
对此,卢文道表示,要深刻认识资本市场纠纷调解工作的人民性、公益性。新证券法赋予投资者保护机构调解职能,各调解工作站和调解员必须牢固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秉持公益情怀,自觉在中国证监会工作全局下、在资本市场监管大局下开展调解工作,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下一步,中证投服中心将分层分类做好培训,梳理汇编有指导意义的案例,进一步理顺相关工作机制,优化在线系统功能,并加强支持保障,推动各调解工作站在化解资本市场纠纷、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资本市场的安全稳健发展,离不开各方合力。“证监会法治司将坚守资本市场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切实履行好协调联系推动系统内外投资者保护相关工作的基本职责,进一步推进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源头化解。”范中超表示,希望地方工作站能够进一步加强与法院协调联动,深化“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切实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加强对调解组织的监督管理和支持保障,切实提升调解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加大对证券期货调解组织、调解渠道和调解优势的宣教力度,多用典型案例、发动一线力量提升投资者触达感,打通“知调解、信调解、用调解”的“最后一公里”。(冯心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