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9时,纯苯期货正式在大连商品交易所鸣锣开市,上市首日整体运行较为平稳,期货价格走势震荡偏强,2603主力合约开盘价与挂牌价5900元/吨一致,体现出挂牌价的估值相对合理。截至当日收盘,BZ2603主力合约收于5931元/吨,较开盘价上涨31元/吨,涨幅0.53%。
与此同时,7月8日21时,纯苯期权也在大商所挂牌上市。对此,银河期货能化分析师隋斐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纯苯是石油炼制的重要产物,也是化工产业链的核心中间体。上游连接着石油、煤炭两大基础能源,下游广泛应用于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医药、农药、炸药和染料等一系列化工产品的生产。
增强全球定价影响力
据悉,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芳烃生产国,纯苯作为芳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基础化工原料,其价格波动牵动整个下游产业链的发展。长久以来,纯苯现货市场缺乏一个公开、透明、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产业在面对市场剧烈波动时,风险管理需求迫切。
纯苯期货及期权的推出,将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价格参考基准,提高企业经营稳健性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构建高效化、标准化、绿色化的产业链新生态,促进我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光大期货能化团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纯苯是化工的重要基础原料,作为芳烃产业链龙头产品,属“三烯、三苯”之一。
“纯苯在其供应端,呈现显著的工艺路径分化,在国内产能结构中,石油苯(占比约80%)与加氢苯(占比约20%)构成双轨供应体系。石油苯主要依托炼化一体化装置,通过催化重整、乙烯裂解等工艺的副产品经芳烃抽提精制获得,其产能分布与炼厂区位及原油加工量存在强相关性;加氢苯则源于焦化产业链,以粗苯为原料经加氢提纯工艺制取,其产能弹性受焦炭行业开工率及环保政策扰动较大。”光大期货能化团队称。
隋斐也表示,纯苯期货的上市,有助于完善化工衍生品产业链,为产业客户转型保驾护航。纯苯期货可以帮助产业客户进行产业链套保,降低企业转型期的生产经营风险。通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帮助产业客户管理生产加工利润,提升我国的纯苯国际影响力,实现产业链健康平稳发展。
与此同时,中化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光也表示,对于企业而言,纯苯期货、期权的上市将为企业提供有效规避价格风险的“刚需工具”。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工具快速、直接锁定采购或者销售价格,规避价格剧烈波动风险,从而提高企业价格风险管理能力。
对于行业而言,中国作为当前纯苯最大进口国,应当增加国际市场的定价影响力。期货市场是大宗商品价格基准输出的重要来源,纯苯期货、期权上市后,可逐步形成权威价格信号,提升产业定价透明度,为产业链企业提供更为完备的贸易定价参考,有助于提升“中国价格”的影响力。
目前,纯苯现货定价主要有三种方式:国产供应商挂牌价、韩国离岸价以及苯乙烯价差定价。然而,进口货物普遍采用普氏韩国离岸价(FOBK)作为基准,使国内企业在绝对价格上处于被动地位。对此,光大期货能化团队表示,实际上,期货定价及其衍生的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模式,早已在国内化工品市场广泛应用。
“苯乙烯、乙二醇、PVC等品种超过90%的现货贸易,均以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相关期货合约为定价基础。因此,纯苯期货的上市,有望推动定价权逐步向国内转移。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国际价格波动的冲击,也将更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光大期货能化团队称。
一手保证金26689.5元
据悉,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纯苯生产国,截至2024年底,中国纯苯总产能约3311万吨,其中石油苯产能约2447万吨,加氢苯产能约864万吨,石油苯在纯苯总产能占比约74%。隋斐表示,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纯苯消费国,截至2024年底,纯苯消费量约2935万吨,2020—2024年纯苯平均消费增速在13%左右。
“石油苯是以石油为原料,通过石油馏分催化重整、乙烯装置联产、炼油厂重整芳烃抽提等生产工艺来获得。目前国内的纯苯生产厂家有100余家,从生产企业类型来看,中石化和中石油相关企业分别有20余家,其余多数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产能占比超过40%。中石化生产企业产能占比近3成,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一。”隋斐称。
值得关注的是,7月8日纯苯期货收盘价5931元/吨,合约交易单位30吨/手,以交易所保证金比例8%计算,一手纯苯期货保证金14212.8元。不过,由于每家期货公司对纯苯收取的保证金比率有所不同,如果一家期货公司纯苯交易保证金以15%计算,一手纯苯期货所需保证金为26689.5元。
不过,光大期货能化团队表示,由于纯苯属于危险化学品,而且纯苯期货的交割需具备相关资质,要求较为严格。此外,纯苯期货每手合约为30吨,作为对比,EB、PX交易单位为5吨/手,交易者进行套利时需要关注交易单位的不同。
根据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通知,纯苯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7%,新合约上市首日涨跌停板幅度为挂牌基准价的14%,后续涨跌幅调整根据《大连商品交易所风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数值需要关注大连商品交易所官方网站。
“在纯苯期货上市筹备期,我们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参与纯苯期货市场的企业涵盖上下游炼厂及贸易商。不过,鉴于纯苯属于危险化学品,参与交割的企业均需具备相应资质。这可参考已上市的芳烃类期货品种经验,产业链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积极性普遍较高,且因所处产业链环节不同,其交易策略亦有所差异。”光大期货能化团队称。
光大期货能化团队表示,上游炼厂可通过成为交易所指定交割厂库或集团交割库,显著提升产能调配与库存管理效率;贸易商在期货上市前主要依赖远期合约、期权协议等场外衍生品对冲风险,但这些工具常面临流动性不足、对手方信用风险高等问题,而参与期货套期保值可有效规避上述弊端;下游企业则能利用期货工具锁定加工利润、平滑盈利曲线,从而大幅增强经营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
关注跨品种套利空间
作为一个新上市的期货品种,影响其价格走势的因素引发投资者关注。对此,光大期货能化团队表示,接下来影响纯苯期货走势的因素将主要围绕供需动态、库存变化及政策环境展开。在供应端,作为投资者,可以关注国内装置开停车与进口波动对市场平衡的扰动因素。
“从需求端看,华东港口库存作为关键指标,其与市场价格呈现显著负相关性——高库存往往压制价格,而库存去化则支撑行情走强。此外,政策因素(如危化品限产政策)、产业链利润(纯苯—苯乙烯价差、伴生产品盈利)以及宏观变量(原油及大宗商品波动、环保政策、金融市场情绪)也将持续作用于价格波动,形成多维度交织的影响网络。”光大期货能化团队称。
隋斐也表示,纯苯从生产来源看,大部分是石油炼制的产物,油价主要影响纯苯的生产成本。因此,纯苯与原油价格的相关度较高。除了成本端之外,纯苯也受到自身供需的影响,纯苯产业链的新装置投产、存量装置开工、进口数量、产业链库存结构等都是影响纯苯供需的因素。
针对纯苯期货后期走势,隋斐表示,下半年从纯苯基本面来看,纯苯及下游新装置投产均较上半年显著增加,苯乙烯仍将是纯苯需求的主要增量。据悉,京博思达睿(原中泰)年产67万吨苯乙烯装置计划7月底试车,这将给纯苯的需求带来增量。近期纯苯的供需边际预期好转,苯乙烯供需边际预期转弱,建议关注多纯苯空苯乙烯的套利策略。
与此同时,光大期货能化团队也表示,纯苯期货首批上市合约为BZ2603、BZ2604、BZ2605、BZ2606,覆盖3月至6月关键时段。该时段对应国内纯苯及PX装置检修周期,3月进入集中检修期,5月逐步恢复生产。此外,据历史进口数据,纯苯进口量通常在6月后显著提升,这也形成3—4月供应压力小于6月的季节性特征。从上市首日的远期结构来看,BZ2606价格相对偏弱。因此,建议可进行做多近月合约、做空远月合约的跨期策略。(记者 叶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他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