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间,郑州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在上半年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郑州银行实现规模与质效同步提升,已经连续第二个财报季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多项指标强势突破同期历史纪录。
截至2025年6月末,郑州银行资产总额达到7197.38亿元,同比增长11.47%。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资产规模从6000亿增长到7000亿元,仅用了两年时间,较上一个千亿元的三年周期大幅缩短,逆势跑出了“郑银加速度”。
截至6月末,郑州银行个人存款余额2580.9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99.18亿元,增幅18.3%,增速稳居国内城商行前列。
作为根植河南的本土法人银行,该行始终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为宗旨,用扎实成果践行使命担当。
截至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90亿元,同比增长4.64%;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6.27亿元,同比增长2.1%。
在深耕地方经济发展的征程中,郑州银行资产规模持续稳健增长,已然成为支撑区域发展的核心金融力量。
从发展轨迹来看,郑州银行2019年末总资产跨越5000亿元,2023年一季度末突破6000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成功站上7000亿元新台阶。最新的“千亿”增长周期仅用两年时间,较此前的三年周期大幅缩短,生动体现了逆势而行的“郑银加速度”,进一步夯实了该行服务地方经济的坚实根基。
作为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的本土金融机构,郑州银行始终将自身发展融入区域发展大局。上半年,在一季度资产规模突破7000亿元大关后,半年末资产规模增量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11.47%的增速更是创下2018年同期以来的历史新高。
这种规模的增长并非盲目追求体量,而是基于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精准把握,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让金融活水更精准地流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
从实际服务来看,郑州银行秉持“一企一策”精准纾困方案,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为全市多家困难企业提供支持。通过深入调研,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并提供大额资金,不仅推动多个项目顺利进行,还稳定了相关产业链中小企业业务往来,充分展现其在支持地方企业、保障区域经济稳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为。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郑州银行通过深化改革、优化管理,实现了经营质效的稳步提升。
上半年,郑州银行业务及管理费支出14.68亿元,同比减少1.07亿元,降幅6.82%。这得益于该行深化业务转型、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提升线上化数字化水平等一系列举措。
值得关注的是,在净息差收窄的背景下,截至6月末,该行通过优化投资组合结构,实现投资收益12.29亿元,同比增长111.10%。从贡献度看,上半年资金业务成为重要的利润增长极,体现了该行在业务多元化发展方面的成功探索。
截至6月末,郑州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1.65亿元,不良贷款率1.76%,较上年同期下降0.11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率数年来持续下降。
据悉,上半年,郑州银行零售业务实现收入12.3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3.56%。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郑州银行对零售金融领域的全面布局,更源于对人民群众金融需求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广大市民对郑州银行的高度信任。
上半年,郑州银行深耕市民金融及乡村金融,着力打造“市民管家”“融资管家”“财富管家”“乡村管家”四大管家服务,稳步推进零售业务发展。持续打造普惠金融特色品牌服务,截至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25.78亿元,有贷款余额的普惠小微客户数70,839户。
个人存款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是零售转型成效的最佳注脚。截至6月末,郑州银行个人存款余额2580.9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99.18亿元,增幅18.3%,增速稳居国内城商行前列。上半年末,郑州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首次突破200亿元,达206.95亿元,较年初增加35.5亿元,增幅20.72%。
在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0.67%,较2023年同期下降1.14个百分点,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了该行在风险控制与服务质量之间的精准平衡。
回望2025年上半年,郑州银行用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展现了地方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践行金融初心方面的积极作为。展望未来,郑州银行将继续坚守金融本源,深化改革创新,以更强的政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金融动能,书写地方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记者 姜业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他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