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效智能化的物流配送链条下,泸州老窖、五粮液、郎酒,这些产自川南的美酒仅需要一天的时间就能走出四川,来到消费者身边。
“以前是人等货,现在是货等人。”中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酒业事业部数智创新中心总监吴沁隆表示,以前仓库里的货物两天都出不了泸州市,现在实现了零散订单15分钟出库、所有订单24小时出川的目标。
在园区调度大厅,一台由中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自助办单机就是效率提升的秘密,司机只需通过身份证识别,就能直接打印装货单据,点击排号后便可在休息区等待叫号,无需人工对接。
记者获悉,作为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中国物流体系内所有酒类业务的业务部门,酒业事业部以“中国酒仓”品牌为引领,不断加快数智化信息平台建设,自主研发了SO56供应链平台,包括OMS订单管理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TMS运输管理系统等,强有力地支撑物流供应链的数智化转型。
在“中国酒仓”的九港园区,不少小型货车停靠在月台进行装货,连接月台与仓库间的是一台“智能化扫描喷码分拣线”。它可根据订单信息中的货品规格自适应调整扫码位置与喷码位置,将采集的信息自动上传至泸州老窖的系统,并通过伸缩滚筒线直接将货物输送上车。
“有了这套系统的助力,库内分拣效率大幅提高,即使面对零散订单小批量、多频次、强时效的多重要求,也能实现15分钟完成装货驶离物流园区。目前不少酒企、物流公司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并希望采购这套设备。”吴沁隆表示。
据介绍,这条分拣线能够实现每小时2500箱的分拣效率,扫码、喷码准确率保持在99%以上,出库与装车效率同比提升70%,解决了泸州本地70%零散订单处理任务。目前,这条分拣线已经迭代出多个版本,如单扫装喷、双扫双喷和高清全数字喷码等,未来还将对接自主研发的高速拆垛机和无人装车机,推动仓库作业数智化升级,有效解决白酒仓储行业装卸痛点。
泸州老窖供应链管理中心副总经理黄烈桐透露,如今“中国酒仓”已全面参与泸州老窖供应链物流体系,从包材配送、仓储管理、干线运输等业务深入到资本层面,双方共同投资建设物流园区,形成了“共谋共创利益共同体发展模式”。
起步于2008年的“中国酒仓”,至今已在全国管理酒类仓储面积100万平方米,年仓库作业量约12000万箱。
中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酒业事业部副总经理穆臣介绍,除泸州之外,围绕茅台、习酒、汾酒、西凤酒、古井贡酒等知名品牌,“中国酒仓”在重要原产地已形成仓储面积逾61万平方米的产地总仓。与此同时,通过将仓储前置到消费地,提供中转、仓储、分拨、配送等服务,保证第一时间内响应客户需求。
“我们搭建聚合平台,通过专业化、定制化的白酒物流服务体系,极大地提高了仓储运输效率,大幅降低了酒企成本,为客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穆臣说。
在穆臣看来,酒企需要的不仅是高效的服务能力,更需要担风险能力、体系化建设能力。“中国酒仓”在仓储、运输、装卸标准化等方面都走在行业前列,并致力于为酒企提供除生产、销售之外的所有服务。当前,“中国酒仓”正在向数据驱动决策转变:对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预测市场需求、优化库存管理、提升物流效率。未来将向城市末端配送发力:通过无人配送车等智慧化设备设施以及无缝衔接的数据互通,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记者 张一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