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滨海发布”公众号11日消息,近日,《天津滨海新区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办法》(下称《试点办法》)正式向社会公布,通过政策创新为境外资本开辟高效投资通道,标志着天津作为我国北方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迈出更加开放的一步。
据了解,此次改革是落实五部委《关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关键举措,通过与商务部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形成政策共振,构建“募投管退”全链条服务体系。
从内容看,此次发布的《试点办法》颇具亮点。首先是全域开放、精准赋能。在天津市商务局、天津市金融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等十余个部门大力支持下,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工作由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与产业创新发展局、区商促局、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筹推进,试点范围覆盖天津自贸试验区及联动创新区五大核心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滨海高新区、东疆综合保税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形成“一核多点”的开放格局。各开发区将建立专项服务团队,提供从资格认定、工商注册到项目落地的全流程“管家式”服务。
投资版图再升级。《试点办法》突破传统股权投资边界,将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纳入投资标的,精准对接国务院《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及证监会不动产基金试点相关探索。政策同步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滨海新区“8大主导产业+8大服务业+8大未来产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产业+资本”双轮驱动。
流程提质增效。根据《试点办法》,各开发区可独立开展试点企业资格审查并出具资质文件,市场监督部门同步完成注册登记。针对跨境资本特性,建立“季度动态报送”机制,通过专业托管机构实时监控资金流向,确保风险可控。
政策红利深度释放。据了解,《试点办法》实施后预计将实现三大突破:一是扩大投资范围正面清单,满足优质资本投资新需求;二是效率提升,审批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三是试点企业可享受天津自贸试验区FT账户、跨境收支便利化等金融创新政策。(记者 常佩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他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